作者 : 孫世豐 發表日期 : 2015-08-09 21:01 PM
許多人都在質疑 “太極拳能打嗎?”自己到底練的是什麼?是的,老師教學生都說自己的是正宗的太極拳,沒有老師會說我的是假太極,因為他自己必然自以為是(否則也不會去練),並非以假亂真。可是對學生來說又如何能辨別太極拳的真假? 難! 學拳難,識拳更難。
因為太極拳除了與眾武術不同其獨特的內功心法原則 “察四兩撥千斤,顯非力勝 “用意不用力” 為唯一的界定準則外,其他的方面似乎均無法設定標準,因此也就無法複製。所以才會有 “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說”。
有人說:拳架可以定標準,諸如體位高低、手勢高低尺度,前後距離等等,那樣的太極拳與體操也就差不多少了。
太極拳內功心法是一種感覺,是在人五官(包括了五官)以外的另一種感覺,這種感覺會因各人的感受不同而不盡相同,無法用語言文字準確來描述。所以太極拳教學往往只能打比喻來加以說明。
比如:一個 “辣” 字,試想一下,你能準確用語言描述出感覺嗎?每個人對辣的感受是不同的,不可能一樣。我們看顏色,黃色,紅色,大致有方向,但要準確界定你我的認同,還要依靠色標來幫忙,才能做出判斷。色標就是標準。我們說有了色標比較就能作相對準確的判斷。吃辣的,用什麼來定標準比較?用數量?一個辣椒還是五個辣椒?五個辣椒對喜歡(能)吃辣椒的來說,可能感覺還是不夠辣?可是一個辣椒對不能吃辣的人來說,也許會感覺辣的受不了。人感受是不一樣的,包括對色、香、味,別人不會準確知道我感受的色香味是什麼程度?什麼感受?同樣,對於力量每個人的感受也不同,男人與女人強壯者與體弱者對力的感受肯定不同。
由此可見,太極拳難學,難教,難傳承。
陳鑫太極拳拳著中好像有這麼一說,太極拳老師找好學生難,學生性格不能太剛不能太柔,不能太聰明也不能太愚笨。太剛者往往練拳會偏硬偏頂,太柔者又會偏弱偏丟;聰明者往往不肯下苦功,愚笨者一味傻練不動腦沒法開悟。是啊,現代人還得加上多條如:生活壓力、各種誘惑、煩心事等等。一心能放在拳上的人知多少?
作者 : 孫世豐 發表日期 : 2015-08-09 21:07 PM
發表主題: RE: 感嘆
參悟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,顯費力勝,這是理論的要求,我們往往會想不明白或者參不透。是啊,常人都習慣用力,我們的肢體運動都離不開力,沒有力人就只能躺著了,甚至動彈不得,我們不用力還能推手?還能打拳?疑問諸多。
太極拳為什麼要求用意不用力?
首先我們要確定不用力的定義。不用力並非是沒有力,而是不用。不用力並非指我們站立、奔走、抬手、抬腳等肢體運動依靠的基本的 “自然力”(暫且用此名),而是指兩人相搏推手搭手時超出基本自然力的多餘的力。多餘的力一點都不能用,你的肌肉也就不會緊張了。
王宗岳拳論說:察四兩撥千斤顯費力勝。顯費力勝-------顯然不是靠力量戰勝的。也就是我們練拳參悟不要從什麼拙力、小力、巧力、大凡從力量的角度去思考,那樣必然跑不出 “大力打小力,手快打手慢” 爾。
如果我們能堅信練太極拳應從不用力的角度去思考,那就自然會從“其他”的方面去思考了。那樣我們學者就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,對太極拳的 “知識” 有了思考參悟的方向。只有從不用力的角度去參悟太極拳,才可能有所得。當你明白了,做到陰陽相濟了,會用了,你會突然發現,原來太極拳是可以用肌肉力的! ! !此時用力,是無根之力,無我之力,不從我出發,緣起性空。對方會覺得莫名其妙,沒有方向。所謂:人不知我我獨知人,英雄所向無敵皆由此而及也-----。
作者 : 陳少華 發表日期 : 2015-08-09 21:08 PM
發表主題: RE: 感嘆
我想加一點:很多人以為手上輕了就是不用力,其實這是用力將手抬起,與地心吸力對抗。要認真理解陰陽相濟,以上臂之重量將前臂乘起,整條手臂便飄在空中。這是王老師的獨特體會,從未在其他拳書上看過。手臂上如是,身體處處如是,力就不會用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