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
如何練中定
如何練出中定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。因為很多人,包括我在內,都出現過不穩。身體不穩定,就是沒做到中定。太極拳是練一個陰陽變化,練一個陰陽調濟。一但變化的過程中調濟不當,就是沒做到中定。
先要有正思維,太極拳要整體思維。陰陽之間沒有矛盾,是相生相化的一體兩面。說陰盡陽生也不對,而是陰減多少,陽就增加多少。陽欲上飄,陰一定要下沉,陽向左,陰就要向右。這一切的變化、調濟,都離不開個中。有中才有左右,有中才有上下,有了中心才有四周。如果沒有左右何來中?沒有四周,這個中又有甚麼意義?具體講打拳,虛領頂勁對氣沉丹田、函胸對拔背、放大對縮小等等,都是對應的,中間都有一個中。如果沒有虛領頂
勁,這個氣沉丹田也是假的,或者說已失了中,已經不平衡了。兩手如一手,因為大椎在起中定的作用。左手臂沉下去,右手臂飄起來。只有左沒有右,便失了中定。兩腿如一腿的道理一樣。尾底在起中心的調濟作用。將身體的重量不停地在左腳、右腳、尾底中交替、流動。交替的不好便不穩。
香港立法局的屋頂上,有一個手持天平的女神,以示公平。立法局的聲音應該是不平則鳴。
打太極拳也要立如平準,偏沉則隨。天平比較簡單,只有上下。太極拳就複雜得多了,太極拳的陰陽變化是立體的、是動態的。太極拳是水性拳,練拳的高標準,是要求演架子時,每一動都如流水,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。偏沉是不平衡,因為不平衡,才流動。鬆, 是節節貫串地流動,所以說永遠沒有平衡,永遠是為了追求平衡而流動。平衡只存在於流動之中。
那時的'中'還是定的嗎?可以說處處都是中,也可以說沒有了中。處處都是中才平衡,沒有了中才不會倒。
小月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